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哪一句

2024-05-18 16:45

1.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哪一句

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鱼,我所欲也,熊掌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。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避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!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;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

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哪一句

2. 舍生取义中孟子的选择对吗?为什么

我觉得是对的

舍生取义:为了真理和正义,宁可舍弃生命也不做不义之事。
全文:当我们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时,要做出正确的选择,不要做各种不义之事,要将“义”看得比生命更重要,要将正义、道义摆在首位。

孟子在《鱼我所欲也》开篇即用一个比喻,表述了他“舍生取义”的思想:“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兼得,舍鱼而取熊掌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兼得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孟子说,如果鱼和熊掌必选其一,他会选择熊掌,如果生命和“义”必选其一,他会选择“义”,显然,在生命与“义”的天平上,孟子是向“义”倾斜的。
   孟子“舍生取义”的理由或理论依据是什么?是‘义’比生命更重要,正如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。人们作选择惯常的做法是比较和权衡,两利相权取其重,两害相权取其轻,孟子主张“舍生取义”,不是因为他认为生命不重要,而是因为他认为世间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,这东西就是“义”,不是因为孟子对死亡不恐惧,而是因为他认为世间有比死更可恶更令人恐惧的东西,这东西就是“不义”。孟子说:“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,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避也”,意思是说,有比生命更重要更值得倾情更值得献身的,我就会放弃生命;有比死亡更可恶更令人痛恨更令人恶心的,我就会选择死亡。孟子并没有疯,也没有着魔,他只是把“义”看得太重要了。
   生命是有血有肉的,是可视和可以触摸的,那么义是什么呢?孟子并不正面阐述,而是跟我们打了一个比喻: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,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”(一筒饭,一碗汤,得到它就能活下来,得不到就会死去,如果有人不顾你的尊严有辱人格地呼唤你给你吃,即使是行路饿极了的人,也不会接受的;有人用脚踢你踹你再给你饭吃,你就是讨饭的,这样的食物你也会拒绝,仔细揣摩,这“义”当是和人格尊严一样的东西,或是比人格尊严更重要的东西。路人和乞讨者尚且知道自尊自重,更何况社会的精英贵族?更何况儒者与读书人?舍生取义理所当然是人们理性的选择,尤其应该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文化人的选择。
    文章最后,孟子终于道出了他的“义”究竟是什么,并提出了“义”、“利”两个概念,表述了他轻利重义的思想。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,万钟于我何加焉?为宫室之美,妻妾之奉,所识穷乏者得我欤?”,“义”即“礼义”,礼义即封建的礼教、道德、礼法。万钟之多的俸禄财富,如果不问合不合礼义(礼法)就接受下来,这么多的财富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呢?是为了用它建华美的住宅?用它供妻妾享乐之用?用它支助我认识的穷人让他们感激我?财富的作用大凡就这些,难道我们不顾廉耻,不管义与不义,贪万钟之财就是为了这些?“向为生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,向为生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,向为生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穷乏者而得之,是亦不可已乎?”过去我们宁肯饿死都不愿接受的东西,现在却为了华美的住宅,为了妻妾的享用,为了别人感激自己而无所顾忌而贪婪成性,这简直是非理性与非逻辑的行为,这样的行为不应该打住吗?很显然,于“义”于“利”,作者是向“义”倾斜的,“义”比生命都重要,更何况“利”?重利轻义在孟子看来,简直是不可理喻的。
  舍生取义和重义轻利是孟子的主要思想之一,也是儒家文化及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,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,即便是今天,这一思想的影响仍然是广泛而深刻的。

3. 如何理解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?

孟子关于“义”的这段话千古流传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意思是说:“鱼是我想要的,熊掌也是我想要的,如果只能选择一种的话,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。生命是我珍惜的,大义也是我珍惜的,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的话,我就会牺牲生命而实现我的大义。”对孟子来说,“义”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。
“义”是古代的一种广义的道德概念,可以是公平正_,是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。不同人对“义”的理解可能不同。儒家思想十分看重“义”,将其列入“五常”,即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这“五常”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,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。有人把“义”字理解为“人”字出头,加一点。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,帮人一把,即为义。
“舍生取义”指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,也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·智慧解码·
中国自古是一个崇尚气节的民族,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者历代有之。他们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与楷模,受到敬仰和尊重。有关舍生取义的豪言壮浯也为人们广泛传诵。例如文天祥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_青”,林则徐的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潭嗣同的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,所表现的都是为正义献身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。(付秋爽 点评)
·智慧语林·
“舍生取义”中的“生”指生命,而不是身体,不要将“舍生取义”错记为“舍身取义”。文天祥曾写道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”“仁”和“义”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。与“舍生取义”想对应的一个成语叫作“杀身成仁”,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,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齐自己的生命。出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“舍生取义”是一个褒义词。其反义词为“贪生怕死”“苟且偷生”等。
来源:
作文·小学中高年级

如何理解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?

4. 舍生取义孟子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

孟子曰:“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”
鱼是我所想要的,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,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,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。生命是我所追求的,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,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,那么只能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了。生命是我所追求的,但我所喜欢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,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;死亡是我所厌恶的,但我所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,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。

5. 舍生取义中孟子的选择对吗?为什么

对的。
“义”,是孟子常用的一个术语,是用来概括一种道德规范的,常和“仁”、“礼”、“智”并提。 
我们知道,任何一种道德规范,既是体现人的思想品德的,也是规定人的行为准则的,最后落实到如何处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。从思想品德角度讲,孟子解释道:“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”(《告子》上)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讲,孟子说:“仁之实(主要内容),事实是也;义之实,从兄是也;智之实,知斯二者弗去是也;礼之实,节文(调节修饰)斯二者也。”(《离娄》上)可见这四种道德规范,不是平列的,其中最根本的是“仁”和“义”。“仁,人之安宅也;义,人之正路也”。(《离娄》上)这就是说,人们的思想品德必须归于仁,行为表现必须遵循于义。孟子讲“仁义”的目的,不在于提倡闭门修身,而是用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秩序,使人在家能孝悌(这是作人的根本),出外能忠君敬长,这样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的社会秩序,就能得以维护。孟子对道德的力量极为看重,所以才大力提倡“舍生取义”(和孔子提倡“杀身成仁”一样)这一口号。 
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往往把“义”和“利”对立着提出,对重利轻义,见利忘义,只讲利不讲义的情况,大力挞伐,从而对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争城夺地,以攻伐为先,横征暴敛,陷民于水火的情况,予以有力的揭露批判。所以,他的道德观念和“舍生取义”这一命题,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的。 
来源:考试周刊

舍生取义中孟子的选择对吗?为什么

6. 如何理解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?

舍生取义
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【解释】:舍:舍弃;生:生命;取:求取;义:正义.舍弃生命以正义.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.【出处】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.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.”

7. 论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?

“鱼,我所欲也,熊掌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
  字面意思很简单,就是说:鱼和熊掌都是孟子所喜欢的好东西,如果无法一起得到,就要熊掌而舍弃鱼。同样,道义和生命都是他老人家想保有的,如果不能一起得到,就不活了。

  稍微看点历史,你就知道,孟子是我国古代研究义利关系最著名的专家。他喜欢把道义和利益对立起来看,在道义和利益对立的情况下,要你进行两难选择。而这样的两难选择,对孟子来说,则完全不是个问题,因为他总是选择义。

  他老人家认为,义和利是矛盾着的两个概念,而义要重要过利。为了强调这点,他说了上面那段话,就是想证明,道义甚至比生命还重要,为了道义,他可以放弃生命,更不要说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的利益了。我们都知道,生命比利益重要,民间就常用“要钱不要命”来形容人干傻事啊。

  既然生命比利益重要,而道义又比生命还重要,则道义比利益重要就不证自明了。

  孟子的这个观点被后世进一步演绎成不能说利了。“言利之徒”是古代常用语,就是骂你是小人,是奸邪之辈。这个词,我们今天不觉得怎么样。可是在古代,你被称为“言利之徒”的话,那问题就很严重了,这大概相当于在今天被称为“反革命”一样的严重。

  孟子这段话到底有没有问题呢?我看还是有些问题的。

  首先,孟子是靠鱼和熊掌来比喻义利关系的,这对孟子这样轻视利益的人来说是引喻失当了。孟子为什么要熊掌不要鱼?有人说是熊掌比鱼好吃。这基本上是胡说,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吃过熊掌。我就觉得熊掌没有鱼好吃(不要怀疑我没有吃过熊掌,我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的玩具就是一对毛茸茸的真熊掌),可见,熊掌好不好吃纯粹是因人而异,我不喜欢吃熊掌,可这并不妨碍我选择熊掌而舍弃鱼。为什么呢?傻子都知道,熊掌比鱼贵很多啊。

  因此,孟子选择熊掌的真实可靠依据,应该是熊掌比鱼的价格贵。这样,孟子他老人家按也是按利益大小来判断事物价值的。那他又有什么理由要别人轻视利益呢?显然,孟子比喻违反了基本逻辑常识。

  孟子在这段话后面还特别举了个例子来强化道义比生命重要。孟子接着说: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。”

  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:“一碗米饭,一盅肉汤,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,得不到便饿死。(可是)喊过来就递给人家,(就是)过路的(饿汉)都不会接受。”

  孟子在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,这个典故就是我们今天的常用成语“嗟来之食”。


  这个成语来源于《礼记·檀弓》:“齐大饥。黔敖为食于路,以待饿者而食之。有饿者蒙袂辑屡,贸贸然来。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,曰:‘嗟!来食!’(饿者)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‘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。’从而谢焉,终不食而死。”

  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:

  “有一年,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,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,而被活活地饿死。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,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,施舍给他们。 一天,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,拖着一双破鞋子,摇摇晃晃地走过,黔敖看到后,便左手拿起食物,右手端起汤,吆喝道:‘喂!来吃吧!’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,说道:‘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。’ 黔敖便向饿汉赔礼道歉,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。”

论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?

8. 舍生取义来源于孟子吗?

是的,来源于孟子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,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:义重于生,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,应该舍生取义。在教学中,我觉得应从以下几处引导学生辨析。 
“义”,是孟子常用的一个术语,是用来概括一种道德规范的,常和“仁”、“礼”、“智”并提。 
我们知道,任何一种道德规范,既是体现人的思想品德的,也是规定人的行为准则的,最后落实到如何处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。从思想品德角度讲,孟子解释道:“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”(《告子》上)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讲,孟子说:“仁之实(主要内容),事实是也;义之实,从兄是也;智之实,知斯二者弗去是也;礼之实,节文(调节修饰)斯二者也。”(《离娄》上)可见这四种道德规范,不是平列的,其中最根本的是“仁”和“义”。“仁,人之安宅也;义,人之正路也”。(《离娄》上)这就是说,人们的思想品德必须归于仁,行为表现必须遵循于义。孟子讲“仁义”的目的,不在于提倡闭门修身,而是用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秩序,使人在家能孝悌(这是作人的根本),出外能忠君敬长,这样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的社会秩序,就能得以维护。孟子对道德的力量极为看重,所以才大力提倡“舍生取义”(和孔子提倡“杀身成仁”一样)这一口号。 
来源:考试周刊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推荐阅读